【本周視點】公交之火
  【主持人】今天,距離上周六在杭州發生的公交車縱火案已經過去一周。但人們的內心卻並沒有因為傷者得到救助,嫌犯已被抓獲
  而迅速輕鬆起來。相信很多人在本周看過那一段縱火事件發生過程的視頻後,都會愈發感到不安。的確,誰能想象,在杭州這樣一座繁華的旅游城市,在一輛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公共汽車上,平靜之中,竟有人突然在車廂里縱火?!從他從包里取出可燃物傾倒到用打火機點燃,只有三秒鐘;短短6分鐘里,迅速蔓延的大火就讓32人受傷。對於車上的80位乘客,杭州,這座人間天堂,這一刻成了心中永遠的痛。而發生在公交車上的惡性事件,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一種強烈的恐慌感,不僅影響著一起起事件中受傷的人們,更刺激著每個人對於公共空間中
  潛在危險的擔心。《新聞周刊》本周關註,面對身邊的危險,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短片一:驚魂一刻
  解說:這是杭州一個最平常的周六,正值暑假旅游旺季,馬路上車來車往,人潮如織。公交車司機翁海生駕駛著7路公交車從總站出發,跑著熟悉的線路。7路公交車是杭州歷史最悠久的線路之一,連接著火車站和靈隱寺,途徑西湖景區,每個周末都是最為繁忙的時候。行駛到鬧市區的一個十字路口時,車廂里已經站滿了人,誰都沒有註意到,一個微胖的男子上車後坐在靠近後門的位子上,把雙肩背包放在腳下。
  【監控錄像:男子突然開始倒液體】
  親歷者 小程:看到有些女孩在那叫,腳在躲什麼液體,我就看到了透明的液體,一個男的在那裡倒透明的液體,看到是從他包里倒出來的
  解說:在這一刻前,恐怕沒有人會想到,這個毫不起眼的背包男子在安靜地坐了一個多小時後,竟突然起身,向車廂地板上開始傾倒不明液體,嘴裡還莫名其妙地說著“倒 倒 倒”。雖然感覺不妙的乘客們慌忙躲避,但僅僅過了3秒鐘,男子已經點燃了手中的打火機。瞬息間,火苗竄出,並快速蔓延到整個公交車的後半部。
  親歷者 小程:突然一下子就看到火苗了,火就越來越大
  司機 翁海生:當時過程中已經意識到有人在放火,在這種情況下我就知道停車開門是我必須要做的事情
  解說:翁海生在幾秒中內完成了停車開門的動作,但此時後門火勢過大,已經無法通過。驚恐的乘客們涌向前門試圖逃生,還有人拼命敲打玻璃求救。幾乎只是一瞬間,7路公交車就被濃煙和火焰吞沒了。
  傷者 王麗:我站在車的後門口,後來聽到他們叫起來,我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然後車門開了我就想出去,但是被油滑了一下,腳燒著了就跑出去了。我回頭看的時候那個車都已經著起來了。
  目擊者 報刊亭老闆李中義:那個火燒得很大,就有一個女孩子跳出來,還有她的同伴,她同伴身上還沒燒得多少厲害,就她燒得厲害,她肯定是站在那個放火範圍的邊上,她的上衣都燒光了,當時都在著火。
  目擊者:大部分人是一窩蜂的下來了 有些人身上是著火的 躺在地上打滾的都有 有些人跑過來的時候就把自己的衣服都脫了
  目擊者:前門下的人都沒什麼事 就是從後面下來的人都燒的很黑的 後面男孩最後燒得可憐後來救人的把那個小孩抱下來的
  解說:7月5日,天堂之城因為這場慘劇而陷入悲痛,公交縱火案造成了32人受傷,15人傷勢嚴重,至今仍在搶救中。這些傷者大多是來杭州旅行的游客,其中還有3名6歲的孩子。事發第二天,警方根據視頻線索鎖定了嫌疑人,34歲的包來旭製造了這起慘案,他本人也被燒成重傷,燒傷面積超過90%。
  杭州市公安局副局長 汪勁浩:杭州警方在視頻偵查中發現 7月5日16時09分,該名犯罪嫌疑人隨身攜帶一個深色雙肩包,從7路車靈隱站上車後 經過車輛過道 到達後門照顧專座
  將此深色雙肩包藏匿於座位下 17時03分06秒 該男子起身 從包中取出並傾倒可燃物 3秒鐘後 該男子用打火機點燃可燃物 致車廂內起火燃燒
  解說:嫌疑人包來旭老家在甘肅,十幾歲就外出打工,後來患上肺結核回家治療了兩年,之後再次外出打工,一走就是6年,不回家,不寫信,不打電話,音信全無。他在義烏的紙廠里開叉車、兼做切紙工,換過好幾個公司,案發前的最後一份工作,他只幹了兩小時就請假離開,再也沒有回去。家人和雇主都不知道包來旭去了哪裡,直到7月5日這天,公交縱火案發生。
  解說:包來旭到底為什麼會做出這種舉動,現在沒有人知道,警方已經調集相關監控資料,對他的行蹤和作案動機進一步調查。而對於7路公交車上的80多名乘客來說,杭州這個人間天堂也許會成為永遠的傷口。
  親歷者 小程:嫌疑人就坐在我媽媽後面,所以我媽媽特別危險,現在還躺在裡面的ICU,在這一晚上了也沒見到她,平時只在電視里看到的情景,在現實中真的發生了,其實每個人都嚇到了。
  【主持人】公交車狹窄封閉的空間,註定了每一起有預謀的縱火案都會帶來難以想象的傷害,而這種無特定針對對象的犯罪,易效仿,難預防。對公共安全管理來說,是一個難題,而對普通人來說,這就是一種事關生死的考驗。在杭州公交車縱火事件發生後,有救人者回憶說,車廂起火後,幾乎每一扇車窗後面都有乘客在呼救,等待車外的人們施以援手。我們討論過無數次的安全錘呢,是車內沒有?還是乘客慌亂中找不到?還是找到了卻根本砸不開?從犯罪嫌疑人向車內傾倒不明液體到掏出打火機點燃,也許還有一點點可以制止犯罪的時間,但周圍的乘客又有沒有防範類似危險的意識和知識呢?
  短片二
  監控畫面
  解說:
  在本周,杭州公交上短短6分鐘的火勢,外部救援的市民已經用他們所能想到的各種手段,為被困的乘客打開了一條條逃生通道;而對於車內的人們來說,在密閉狹窄的車廂中,短短幾分鐘內作出怎樣的反應,更直接關係著生命的安危。
  中國人民大學 教授  王宏偉:
  從火災著起,一直到火災撲滅6分鐘,似乎非常短,但是實際上我們還有一些程序,或者是一些動作,可以把它格式化
  解說:
  密閉的空間,擁擠的人群,公交車這城市中最低廉便捷的公共交通,在越發複雜的社會環境中似乎暴露出越來越多的隱患。在面對下一個可能出現的6分鐘時,減少乃至避免傷亡,顯然是更為迫切的需求。
  中國人民大學 教授  王宏偉:
  當這個犯罪分子,往地下潑灑香蕉水,我看到了周邊的乘客,有幾個乘客,就是非常本能的去往後閃,如果說這個時候公眾有足夠的安全常識,知道這種個人極端暴力事件發生,它對整個車上的乘客,它意味著什麼?我想他無疑會挺身而出的。
  解說:
  不具備應對突發事件的條件反射,遠離危險就成為一種自救本能,而當犯罪嫌疑人點燃打火機時,車內乘客顯然已經失去了自救的最佳時機。
  中國人民大學 教授  王宏偉:
  如果說我們沒有時間來去制止這個犯罪分子,那麼在第一時間我們首先要想到的是什麼呢,能不能在第一時間,在正確的位置找到滅火器,對初起的這種火災進行撲救
  解說:
  火勢蔓延的幾秒鐘內,司機第一時間打開了車門,並持救生錘到車後敲砸車窗,參與救援的公羊會民間救援隊成員王磊,清楚地回憶起當時的場景。
  公羊會民間救援隊王磊:我當時就把電動車往路邊一放 拿著我的U形鎖就上去砸後側的車窗,後來有一個一起幫我砸 我們砸了七八下 裡面的人就接二連三的掉出來了
  解說:
  在王磊的記憶里,火勢蔓延後,一部分乘客從前門逃生,而後門火勢較大,車後部的乘客被困,幾乎每一扇車窗後都有乘客在拍打車窗大聲呼救,卻沒有人使用應急錘和滅火器。
  解說:
  當火勢得到控制後,消防人員進入公交車內偵查現場,發現人員被困、難以脫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破拆不得法和逃生不得法。
  杭州市消防支隊上城大隊湖濱中隊排長 宋靖鋒
  車上是有兩個破拆的鎚子的 但是還有一個東西 駕駛員後面有一個滅火器滅火器也是可以用來砸窗的  這次很多人都沒有用到的
  現場救援者 金店保安陳慎豪
  我也拿了一個鐵鍬想把後面砸開 結果砸不開
  我又從地下拿了兩個滅火器沒作用 沒作用好起
  解說:
  公交車的鋼化玻璃堅固,難以破壞,這讓現場的救援者耿耿於懷,沒有掌握正確破拆技巧是一方面,而目前大多數公交車逃生通道的設置標準,也的確難以應對意外的發生。
  浙江工業大學教授 吳偉強:
  我在美國坐公交車的時候,在每個窗戶的旁邊都有一個把手,這個把手只要輕輕一擰就可以把整個窗戶給推開像臺灣我在臺北坐公交車的時候,看到幾乎每個窗戶的邊上都是有應急錘的,而且非常清楚地寫著應急錘的使用方法,它甚至在窗戶上四個角標明瞭應急錘敲擊的位置
  解說:
  顯然,在以秒為時間單位的救援中,從制止犯罪到撲火自救,從乘客掌握逃生技能到公交車的硬件設計,在面對極端事件時,每一個環節都決定生死。
  【主持人】“不坐公交了”,是最近很多人發出的感嘆。雖然可能只是一說,但從中也能體會到,這樣的事件給人們內心帶來的影響不亞於一場地震。“惹不起就躲”,雖然是一種方法,但公交車作為最普及、最方便的公共交通方式,又不是說不坐就能不坐的。公交車縱火事件,僅在今年,這已經是第三起了,雖然每次事件發生過後,都可以見到各地各種各樣的突擊檢查和整治行動,但這會是一種最有效的辦法嗎?
  短片三
  音樂加現場畫面:
  同期:翁海生 公交車司機:從著火開始到後門打開用了4秒鐘###大概也就是五六分鐘的時間把車廂的火基本消滅了
  解說:從事後杭州警方披露的信息中我們看到,這起公交車縱火事件的撲救算得上及時了。但是32人受傷, 15人重傷也讓我們反思如何更多的減少傷害。
  同期:市民:砸玻璃都砸不爛的
  解說:從市民拍攝的現場視頻中我們看到,公交車著火後很多附近民眾迅速投入救援。有拿滅火器的,也有直接搬著桌子、椅子來想砸開汽車玻璃的。正好途徑這裡的孔先生,目睹現場情況後他並沒有馬上投入救援,而是尋找馬路邊的消防栓。由於工作的原因經常接受消防專業訓練,他向附近商家要來消防水帶,把水澆到公交車上。
  同期:孔先生 現場救援者:澆到車上效果是最好的效果  後來可能在網上看到很多照片  沒有明火了  關鍵還是靠水把火壓住了
  解說:孔先生平時所受的自救、互救知識在關鍵時刻發揮了作用。幾分鐘後當消防隊到達現場時,公交車內已經沒有了明火,火情撲滅後很快開始了救人。據有關方面的測試,公交車著火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的話七、八分鐘內就會完全燒毀。
  同期:王宏偉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公交車空間比較封閉,人員比較密集,他實施縱火犯罪,他的成本是比較低的。再加上這個公交車呢,它不可能像航班,像地鐵那樣採取一個相對嚴格的這樣一個案件措施。
  解說:七月五日發生在杭州的慘劇,已經今年以來在我們身邊發生的第三起公交車縱火事件了。越來越頻繁發生在公交車上的大火,卻沒有有效的預防手段,讓人甚至感嘆公交車的安全是被忽略的“安全孤島”。
  現場:各地公交應急演練畫面
  解說:本周,各地又掀起了公交應急處置演練的熱潮。為了讓演習更加逼真,湖北十堰甚至真的燒毀了一輛公交車。類似這樣一陣風式的演練,在近幾年公交車縱火事件後都會來一次。然而,這些演練參與者往往都是公交公司的司乘人員,普通市民很少接受防範和自救意識的教育。
  同期:王宏偉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當媒體和社會輿論一旦不再關註這類事件的時候,大傢具有很強的這種心理修複能力,又不會再去關註這個公共安全知識的這種學習和接收。
  解說:39歲的翁海生是著火的這輛七路公交車的司機,四天后當公交車的監控室視頻公佈,證實他當時處置及時後如釋重負。他說當時聽到乘客尖叫看見起火他高度緊張,四秒鐘就打開了門得益於平時的演練。
  同期:翁海生 公交車司機:在這個過程中大多數乘客是在尖叫著往門口跑
  解說:公交車上的乘客顯然缺乏逃生的知識,不僅車上的救生錘、滅火器、逃生天窗沒人使用,發生大火後也沒人捂住嘴和鼻子。大聲尖叫吸入濃煙導致呼吸道灼傷是這次受傷乘客普遍的情況。公眾的救生知識的缺乏再次引起了關註。
  同期:王大偉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突發事件現在離老百姓不是很遠了,反而是近了,我們應該把這些技能交給老百姓,特別是老人、婦女和兒童,讓大家都能夠掌握這些技能才能夠事先有所防範,事中能夠去應對
  解說:暑假又到了,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或者夏令營,但是卻很少有家長會選擇生存訓練的培訓。然而,在美國以“學會生存”為教育口號的童子軍,卻是家長們的一個普遍選擇。成為童子軍甚至會成為一些人一生的驕傲。
  同期:王大偉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這種演習我們國家現在也把它納入到中小學生之中去,甚至說現在中小學都要求每一個學期都要有一次安全演習。
  同期:李偉 反恐專家:真正一個人的安全素質的培養,他如果不經過長期的,不是光說說聽聽我到時候這樣,你會發現你一旦遇到這樣的突發事件的時候你會手無足措。
  【主持人】看到杭州公交車縱火事件發生時乘客們在慌亂中逃生的畫面,我在想,如果是我遇到會怎樣?會不會也像大家說的,慌亂、尖叫,只顧著呼救而不知道怎麼去有效的自救呢?說實話,我真不敢說自己在那麼危急的情況下還能保持鎮靜,畢竟這是人的本能反應。但是,這也恰恰也提出了一個問題,面對危險,人的第一反應,究竟還能做到什麼?如果我們從小就經過逃生訓練,那麼可能在危急時刻即便慌亂到腦子一片空白,下意識里也會做出一些最有效的自救反應吧。比如說,至少不會叫喊,而是捂住鼻子和嘴。在現在,或者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恐怖襲擊事件和各種形式涉及公共安全的惡性事件可能不會停止,甚至還可能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所以現在,也許我們都該想想,如果碰上這樣的情況,自己會怎麼辦?為了自己和同伴的生命,我們還能做得更好嗎?
(編輯:SN0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b30ibwfq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